首页» 政务公开» 他山之石» 深圳拟制定文化人才“孔雀计划”

深圳拟制定文化人才“孔雀计划”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7-12-11    点击数:
 

昨日,深圳市政协六届三十三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召开,主题为“以创新提升深圳文化发展质量”,同时,市政协文史委经过专题调研推出了《以创新提升深圳文化发展质量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针对提升文化质量提出四大方面32条具体建议。

调研报告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现代文化都会,在文化产业上注重发展内容产业,结合深圳自身优势打造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同时,提升原特区外文化服务水平,缓解区域不平衡局面。

   “深圳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千人计划’‘孔雀计划’等,然而并没有一份完整亮眼的文化人才计划”,有政协委员现场提出。调研报告也建议针对各类文化人才制定出台一系列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优惠政策。对此,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表示,将从明年开始制定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办法。

李小甘:深圳要打造国际创意文化先锋城市

   “纵观世界,大凡文化发展质量卓越的城市,均拥有刚健有力的城市人文精神,深厚的人文内涵,丰富的、高品质的文化品牌,发达的文化传播机构,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极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调研报告指出。

调研报告在肯定深圳成绩的同时,也从宏观上指出深圳文化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由于受历史底蕴较薄、文化根基较浅、传播平台较少、交流渠道较窄等因素的制约,深圳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滞后,缺少高水准文艺院团,文化品牌活动打造力度不够,深圳的国际文化形象依然模糊不清。重科技、产业创新轻文化、理论创新的现象依然在某些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中,关于文化发展的规划和表述分量不够。

   “2016年,深圳GDP在全球排名第21位,是伦敦、巴黎的一半,接近中国香港、新加坡,未来20年或30年,深圳如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速,深圳经济总量或许将进入世界城市十强”,市政协委员、人民画报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白景峰认为,深圳过去近40年的发展一直走的是以经济、金融、科技创新、物流等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模式接近新加坡、中国香港,但未来40年如要发展成为如巴黎、伦敦一样的国际大都市,文化、教育、艺术不能缺席,深圳应实现文化、经济两翼齐飞。

据此,调研报告提出深圳文化质量提升的目标是: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现代文化都会。李小甘表示,和北京、上海比,深圳的特质是现代文化,深圳未来要打造国际创意文化先锋城市。

 ■建议

 1“借鉴伦敦米兰经验打造深圳设计周”

 记者了解到,2016年深圳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949.70亿元,占全市GDP10%。不过,调研报告指出,文创产业中,内容产业相对薄弱,包装印刷、珠宝加工等传统制造类企业数量占比仍然较大,从事文化内容及文化服务等高增长值业务的文化企业所占比例还需进一步提高。在“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十大行业中,除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和创意设计业占比较高外,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等占比均低于5%。

 结合深圳自身优势,调研报告提出了引导科技型企业发展文化内容、支持纯文化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建议打造一批类似于腾讯公司、华强集团、A8音乐集团等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另外,在金融领域,报告还建议,探索在政府引导性基金中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引导资金,鼓励银行业发展适合文创企业特性的非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

设计产业是深圳的优势,深圳是全国首个获得“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表示,深圳拥有1.5万家设计机构和近30万名专业设计人员,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均发展迅猛。她建议,打造完整的“设计+”产业链,借鉴伦敦、米兰等设计发达城市举办城市级别的设计活动,比如“深圳设计周”,打造与深圳相匹配的国际知名设计展会。

同时,调研报告建议,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城市产业用地整体规划。为避免文创园区同质竞争和规模效益弱的弊端,可推动文创园区从集聚区向功能区转型。“深圳有许多特色小镇、名居、古村落等,可发展成为文化特色小镇,比如阅读小镇、设计小镇,目前已有甘坑小镇的成功案例”。

    2 “可建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分级财政体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由于投入多少的不统一、投入方向的不一致和投入结构的不明确,导致市、区之间以及各区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不一”,调研报告表示,一方面,市级财政主要集中在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有市级公共文化场馆集中于福田、罗湖、南山,原特区外地区布局较少;另一方面,原特区内外人均投入差距显著,原特区外新建区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场馆数量明显低于原特区内地区,占全市同类场馆比重仅为1/3。

不过,原特区外缺乏市级文化设施的局面也正在改变。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将在龙华区建成,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文化馆新馆等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也初步选址龙华区,未来龙华区有望成为继福田之后,原特区外地区新的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聚集区。

为解决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问题,报告建议制定明确清晰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标准,提升原特区外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质量。报告建议,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制、文化馆联盟等形式,重点探索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标准化、专业化、社会化、连锁化运行管理,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将全市公共文化场馆纳入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报告还建议加快中国改革开放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支持筹办有特色的非国有博物馆,鼓励龙头企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博物馆。同时报告还提出了“文化+公园”的发展思路,建议建立深圳设计公园、深圳书香(阅读)公园、钢琴主题公园、动漫文化公园、花文化公园、深圳法治文化公园等。

3“制定文化名流引进与培养系统规划”

   “深圳的艺术水平非常高,但没有一个艺术学院,大家一直在呼吁(建艺术学院)”,在本次专题协商会上,李小甘表示。

调研报告指出,深圳在创意类,电影、电视类学院、高校资源不足。深圳目前拥有本科院校5所,研究生院4所,公办及民办专科院校3所。其中,除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外,其他均以研究型院校为主,而北京仅公办艺术院校(包含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就有24所。据此,报告建议在深圳建设文化艺术研究院、电影学院等,为深圳提供人才储备。

市政协委员吕绍刚还建议建立深圳文化名流引进与培养系统规划,让深圳成为全国全球文化人的栖息地。他表示,深圳在人才引进方面有“千人计划”“孔雀计划”等,然而并没有一份完整亮眼的文化人才计划,“甚至在计划中对引进文化人才考虑不周”。

对此,调研报告也建议针对各类文化人才制定出台一系列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优惠政策,将引进文化学科带头人,以及高端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打造等纳入全市人才战略总体规划。在解决文化人才住房、就业、职称申报以及子女上学等方面推出更多新办法。

针对这一点,李小甘表示,将从明年开始制定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办法。

 

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11497号-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365bet备用网址台湾
推荐使用IE7以上浏览器